内容摘要: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全面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必须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循环体系,着力打通流通环节,推动供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县域作为连接都市圈、城市群和乡村地区的关键一环,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研究认为,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各项战略在空间和产业上的落脚点。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包括它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产业载体、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及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在广借外力与激发内力融合中提升流通能力、坚定融入区域城市群发展架构及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三个方面。
关键词:扩大内需;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机制;乡村振兴
引言
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内部矛盾并同时应对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双循环发展格局、新型城市化及乡村振兴已经写入“十四五”国家发展战略中,但如何找到空间和产业上的抓手,是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市化及内需循环等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从空间上看,县域作为连接都市圈、城市群和乡村地区的关键一环,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亟待补齐的短板,县域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才能打通城市更新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连接通道,从而建立城乡互补循环、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格局,并为新基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城市更新及外循环竞争战略举措提供强力支撑。
随着科技对人力替代的影响领域日益扩大及消费的经济贡献度日益提高,存量第二产业的普通劳动力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更多直接进入第三产业,其中现代流通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同时流通业对产业创新、消费升级、农村增收、服务均等化等领域发展的催化和扩散作用已经充分展现。因此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无论对百强县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其他县域行政单位培育内生发展动力,都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产业发展抓手。
相关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在以城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县域流通业发展经历了由于要素流出导致的衰退,和近年来电子商务、新零售下沉带来的复苏。目前县域流通业存在现代化改造升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经营管理现代化、空间规划现代化与综合发展等现代化需求(邹小芳,2017)。面向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流通业必须实现具有内在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新模式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解决县域传统发展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和实际问题,既可以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可以将新技术和新理论合理运用于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中,提高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互联网普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电子商务下沉,快速推进县域消费信息化、现代物流和农产品上行等领域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从流通产业发展内部各要素县域减贫效应看,其中信息化的效用最大、劳动力和交通次之、人力资本效用有待开发(杨水根、王露,2018)。原因在于目前县域流通业的蓬勃发展主要依赖于网络零售和物流业下沉,初级农产品上行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由于县域流通业普遍存在产业布局缺乏规划、产业集聚形态粗放原始、市场结构不合理、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县域农业产业化及非农产业开发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比城市,县域商贸流通体系更新换代更需要政府和大型流通企业的引领作用,当地政府应着眼于打通行政管理阻碍,搭台进行资源和市场整合,并集中财政投入为县域流通体系构筑基础设施。而大型流通企业特别是电商平台则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县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张鹍,2019)。当然通过流通业升级驱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和外部企业,一方面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投入的加大,有财政盈余的地方政府越来越少,依靠政府持续财政支持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外部企业掌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权,存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风险,本地市场主体将失去资源定价和利益分配的主导权,不利于本地企业和居民财产积累。因此必须培育本地创新创业主体,让本地企业和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成为县域流通业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收益主体(杨洲等,2019)。
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城乡要素双向流通、乡村振兴、新兴城镇化及扩大内需等战略的空间和产业上的落脚点。本文立足于“十四五”发展战略背景,以县域本地市场主体为主导视角,对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现状及路径展开研究,并探讨相应措施。
县域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持续政策支持和城市流通业下沉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县域流通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为以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为支撑的网络零售的繁荣以及本地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存在现代化水平较低、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及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
(一)网络零售下沉蓬勃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在县域地区的渗透与发展,相关政策扶持、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农产品上行等体系逐步完善,县域电商逐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欧特欧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0961.6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4%;非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6.4%。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测算,县域网络零售额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29.1%。
目前,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明显改善,电子商务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明显,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县域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但仍然面临电商发展不平衡、农产品电商上行供应链保障能力薄弱、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弱、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较低、县域电商人才匮乏等方面的挑战。
(二)人口空间集聚加快
随着农村创业就业机会的增多、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本地城镇化成为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进城”的最优选择。县域人口的空间集聚不仅有利于各项投资的集约化,也更有利于流通业发展。例如县域零售的决定性力量是消费需求特性因素、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因素、零售方式因素、盈利模式因素。近年来,不仅县城建成区不断扩大,很多特大镇已经具备了县城的体量和特征,其中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特大镇有238个,超过5万人的有885个。因产业聚集而导致人口聚集,形成准县域经济的商业特性,这也是县域零售的主要战场。
(三)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区域差距大
广义流通业包含生产到消费的所有中间环节,县域流通业的繁荣发展需要更多流通环节本地化。然而除了百强县,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并没有形成自身主导产业,也没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流通产业配套。在制造业领域没有大规模的明星企业,更没有处于科技前沿的高端产业,多是一些小型的甚至是作坊式加工企业,所处行业集中在传统以原材料和人力为主要要素的行业。农业产业化方面,农产品上行以植物类加工食品、粮油调味、植物类生鲜为主。产业集聚规模小意味着人口、就业和财富集聚效应弱,进而无法支撑流通业业态多元化和规模化。从区域上看,无论是电商发展还是制造业结构优化,华东地区县域发展水平持续引领全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滞后。
(四)流通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大多数县域流通业的突出问题是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在网络零售快速普及的背景下,流通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商业网点规划和升级滞后、流通企业规模和辐射范围小、流通方式缺乏组织、流通管理服务落后及流通从业人员专业化和文化素质不高等线下领域。流通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不仅不利于各类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开发,也不利于本地消费市场的扩大,对生产和消费本地化形成阻碍。
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
(一)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产业载体
目前大部分流动人口还是更愿意到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落户,新生代流动人口流入大城市的目的已从简单的追求高收入转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子女教育和自身发展成为影响落户选择最重要的两个因素。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58%,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4.38%,即多达2.28亿人口未真正市民化。未来不仅要解决这2亿多已在城镇就业常住人口的市民化问题,还要解决每年新增数百万人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并进入各类城镇就业问题。
近年来,各行业智能化和平台化日益加剧,机器和平台对一般技能型和知识型的人力替代明显,而服务行业人力需求增加。现代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未来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而服务业更加依赖集聚效应,人口及其他要素将加速向核心城市圈集聚,边缘三四线城市人口增长放缓或持续流出成为常态。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乡村的价值会逐步发生较大变化,乡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及产业价值会逐渐提高,城市里的要素向乡村的流动也是必然的。处于大中城市和乡村连接处的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载体。在城乡经济双向循环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县域流通业将成为流动人口返乡及农业人口就地市民化的主要产业载体。以文化创意、旅游、养老、有机农业、商贸物流等为抓手,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是很多地区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
我国2846个县级行政区划占国土面积约九成,人口约占六成,县域创造的GDP占到30%,占我国总人口40%的农村人口基本上都生活在县域。相比于大中城市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升级,县域居民消费升级处于改善型阶段,各方面消费需求都很旺盛,包括食品衣着消费品质提升、居住环境改善、大件耐用品添置、教育医疗品质化及信息文化消费丰富化等方面。从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速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引致消费增长效应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见图1)。毋庸置疑,县域消费层次和消费规模提升空间巨大,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能够为县域居民各方面消费需求提供高品质的消费空间和消费服务,发展县域消费聚集区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三)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以科学布局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空间结构、以产业融合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聚合力、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增强乡村产业持续增长力和以创新创业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资料来源:《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下,各方面资源不断向农村地区汇聚,如财政投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向农村倾斜、土地利用计划向乡村产业倾斜、人才引进和保障向农村产业倾斜等。县域经济空间结构中,县城是我国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周边城乡要素流动频繁,产业发展相互支撑,工业和农业互促明显。近年来,县域营商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但也存在要素活力不足、产业门类单一、产业链条较短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县域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高本地商贸流通能力,提高内外部资源和要素配置、开发利用及供需协调能力。
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直以来,我国县域流通业发展依赖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中观层面的第二产业集聚,二是微观层面的经济活跃程度。第二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商品及信息的集聚和活跃流动是流通业集聚和升级的动力基础。江浙、山东等地区县域产业集聚源于就近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并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形成较具特色的产业,并围绕周边多个中心城市形成产业链集群。如长三角众多发达县市大多分布在上海、苏州、南京、杭州这几个发达城市周边,交通半径大多在一小时内。微观层面的经济活跃程度主要由民营中小微企业支撑。目前东部地区国企基本完成整合并聚集在核心城市中,同时长期以来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结构,有效培育县域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因核心城市辐射能量不足及自身缺乏对差异化产业的培育,中西部地区的百强县比重相对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广大县域经济单元应充分打开战略视野、跳出惯性思维、打破路径依赖,主动从发展大势变化中抢抓新机遇、厚植新优势。县域流通业发展路径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见图2):
(一)在广借外力与激发内力融合中提升流通能力
县域流通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多项战略叠加为县域发展梳理了新目标,开启了新平台;县域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网络经济崛起,正在削弱传统意义上的时空距离,为县域连接要素、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等打开广阔的渠道和空间;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调整全面展开,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加速重构;城乡融合发展引导人才回归,激发县域创新创业活力。在新发展格局下,县域流通业发展不再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能否实现腾飞或跨越式发展就在于县域政府和流通主体能否“玩转”不断涌来的政策利好和内外部各种要素资源。如何在广借外力与激发内力融合中提升流通能力,考验县域各级政府单位营商能力,考验企业和本地居民创新、创业能力。
(二)坚定融入区域城市群发展架构
城市群是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参与全国、全球产业分工的平台。我国已经进入都市圈主导区域经济社会的时代,2003-2018年,92%新增常住人口在城市群,只有7.8%在非城市群区域(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城市群内的空间规划、基建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是最易实施、最有效率的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图12014-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增速对比
图2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架构
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县域经济融合内外要素的依托,坚定融入区域城市群发展架构走的是从分散到融合、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应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的道路。城市圈内部各县应根据各自资源优势配合核心城市产业分工,如耕地及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应承担起城市群“菜篮子”“后花园”及旅游名片的角色;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县应承担起产业转移的角色,成为产业新城;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应成为城市群物流、仓储基地和核心节点等。
(三)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和制造业辐射的同时,更离不开乡村和农业,县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比城市需要更加多元化。单纯依靠某一产业或业态,难以满足农业人口转移和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需求,只有在因地制宜明确产业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开放流通体系,发挥微观流通主体的创业创新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多元化就业,实现百业兴旺。
政策建议
县域流通业发展质量与当地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及产业结构紧密关联,县域流通业发展由于路径依赖,需要依靠工业集聚获得竞争优势,如百强县以第二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为发展支柱,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比重约占一半。为避免对外部产业链的过度依赖,县域流通业应该未雨绸缪,积极挖掘和培育本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流通产业。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县域消费集聚发展首先要加快更大规模的人口集聚,重点通过基础设施更新和升级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营造更好的就业发展和居住环境,吸引流动人口返乡和本地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以农村土地、山林资源规模化开发,推广现代种植和养殖业,通过合作或入股方式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而不脱产,户籍向本地县城迁移但可以保留原有集体土地承包权,从而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时面临的就业风险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通过加大公办投入和扶持民办创业,提高教育、医疗等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有效控制人口集中后相关消费的物价水平,让集聚人口留得住。
第二,其次是要加速县域消费场所和消费内容升级,促进消费本地化。本地消费服务的缺位,最终消费领域的利润将通过网络零售流向域外,抑制本地线下消费需求的释放,进而阻碍零售及其他消费服务产业发展。因此建议通过金融和财政支持,完成县城商场、商业区、步行街改造,并扶持现代消费服务业创新创业,强化本地企业和个人主导本地消费市场开发和运营能力。
第三,政府管理坚持“放权让利”。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特征决定了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尊重县域发展的自主权。上级政府应对县域“多予少取”,只要在总纲上指引方向和明确规则即可,具体施政应让县域“自由发挥”。同时还应为县域自主发展匹配相应的财权,让县域有资金、有财税工具来搞流通建设,有能力扶持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第四,扩大开放、推动要素自由流动。推动要素跨界流动,不仅需要提升县域先进的交通、通讯、物流设施建设水平,还需要清除各种阻碍要素跨界流动的制度障碍。县域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不能仅依靠财政投入,更需要依靠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社会要素是以盈利为目标的,而投资、经营环境优劣决定了社会要素流入与否,因此必须坚持以“要素市场化”为特征的县域经济体制改革。
第五,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乡村和农业是县域经济的腹地,是特色资源的来源,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一方面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业数字化产业转型,扩展农村电商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价格控制力。另一方面加强农村流通人才培训推动创业就业,推进乡村集体和个人的微创新、居家创业,为县域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吴大伟等.“互联网+流通业”对会宁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5)
2.邹小芳.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县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流通产业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3.张璐.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1)4.张改素,魏建飞,丁志伟.中国镇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0(3)
5.袁永波.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选择[J].科技经济市场,2019(1)
6.陈莹.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来自浙江省诸暨市的发展实践[J].经贸实践,2017(10)
7.张士杰,戴文磊,盛荣谱.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与安徽县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及门槛效应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7)
文章来源:《生态经济》
作者简介:牛玉东(1990-),男,汉族,山西吕梁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组织管理;张晓刚(1974-),男,汉族,四川天全人,硕士,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