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可持续科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重要实践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4月25日颁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提及生态文明建设后,中央专题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高度进一步凸显。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内,统筹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县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依据在于:一是县域覆盖面广,我国70%的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其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是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分割发展战略,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大城市、特大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三是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统计监测研究。
二、理论及方法评述
1.生态文明的内涵。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美国 Roy Morrison 在1995年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并将“生态文明”称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国内学者李文华提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建设的原动力,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张荣华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尽管目前国内对生态文明的解释和阐述数量众多且各有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理论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2.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统计监测。在生态文明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外对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统计监测进行了系列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系统学等方向,利用综合指标从物质、精神、制度等多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统计监测。如1996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建立的包括134个指标的指标体系,推广到全球各国应用。2002年欧洲议会建立了包括42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体系,供欧洲各国推广使用。国内学者关琰珠等在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线,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5层4个子系统共32项的指标体系。朱成全等认为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过于简单,在此次基础上将HDI的四个维度加以综合,构建了独立的生态文明指数。段永蕙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由30个评价指标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白杨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原则以及国内外建设和评估研究进展,提出了由四个目标层28个指标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与跟踪评估指标体系。然而,由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特别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统计监测中,如何准确把握《意见》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等重要精神,科学揭示县域生态文明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测量仪、指示器、风向标”作用,则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1.基本原则。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国际规范,也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为此,应坚持以下原则:明确的导向性,能准确反映县域生态文明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按照《意见》指导思想,必须把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统计监测融入县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评价中,体现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之中。体现共性,并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比性。既能反映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又能揭示地区间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的特点。为此,除应包含国内外广泛认同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外,应按照《意见》精神,体现各地在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化县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美丽乡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突出重点,针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际情况,确定关键性、决定性要素。要按照《意见》中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等基本原则进行指标设置。开放性和前瞻性。随着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既能充分反映县域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状况,又精简、高效,并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充和完善。
2.指标体系的架构。基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研究,张荣华、潘岳的生态文明包括“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的概念,运用国家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提出的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和生态人居五个方面”的多维度理论,并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方法,结合实际中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构建了一个3层次5个子系统共38项的指标体系(见表)。
四、统计监测的测度
基于《意见》提出的2020年目标,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等设定的具体标准,考虑到我国县域覆盖面广,东、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在客观上存在的巨大差异,统计监测测度标准分设三个标准(表)。
表 我国县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及测度
参考文献:
[1]孙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J],2007,(21).
[2]张荣华,郭小靓.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基础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5(4).
[3]叶文虎,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3).
[4]关琰珠.郑建华.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2007(02):21-27.
[5]朱成全.基于HDI的生态文明指标的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8).
[6]段永蕙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
[7]白杨,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0).
文章来源:《中国统计》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 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