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湖北大学县域治理研究院网站
湖北大学县域研究治理院
县域文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首页栏目 > 县域文化 > 正文
朱桂云: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发展思考——基于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实例分析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发布时间:2019-02-08 浏览次数:

摘要:发展生态文明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近年来贵阳市产业发展数据,对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的产业发展形势,可以得出结论:促进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加速发展,应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关键词: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分析;贵阳市

党的十六大发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数据显示,从2008年起,县域经济增速开始高于全国总体水平[1]。据统计,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超过50%。县域经济增长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生态文明产业是对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产业的统称。它能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生产集约等特点。发展生态文明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长远利益。发展生态文明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但我国东部部分县域通过粗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在获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本文试以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为实例进行分析,认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的生态文明产业,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以最小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将有效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有效实现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帮助贵阳市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贵阳市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发展现状

(一)分析数据选取标准

县域经济单位主要是由县和县级市构成的,不包括市辖区。[2]鉴于贵阳市的花溪区、白云区、乌当区存在较大的农村人口和农业经济,本课题研究将上述3个市辖区纳入县域经济单位范围考察。鉴于2012年11月贵阳市的原小河区撤销、观山湖区成立造成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本课题研究未将上述2个市辖区纳入县域经济单位范围考察。云岩区、南明区作为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不列入县域经济单位范围考察,仅做产业数据对比分析。

(二)县域产业发展能力评价

基于贵阳市地处偏远、欠发达、欠开发的市情,兼考虑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际,选取的12项特征变量既考虑了加快发展的现实,又把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科技含量作为重要因素分析。 选取的特征变量分别为:GDP、人均GDP、二产占GDP比重、三产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科教事业费用支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全社会单位GDP能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3]分析综合得分,云岩区、南明区以3.351、2.856的高分领先,中心城区的产业发展水平远高于县域、县级市和偏远市辖区,贵阳市域内产业发展的城乡差别明显。

表1贵阳市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发展能力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贵阳市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三)县域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云岩区、南明区产业结构近年来达到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的黄金比例(3:36:61),属于优化型。花溪区、修文县产业的“三二一”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但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如修文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超过15%,是发达国家产业黄金比例中第一产业比重的5倍,还需进一步转型升级,属于调整型。白云区、乌当区、清镇市、息烽县、开阳县5个区(市、县)的产业仍为“二三一”结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平均达到5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如开阳县、息烽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及发达国家产业黄金比例中第三产业占比的一半,还处于典型的工业快速发展阶段,属于发展型。①

(四)县域特色产业释放活力

贵阳市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以三大军工基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为主的优势原材料深加工产业,以及特色食品、现代药业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所有区(市、县)均有主导特色产业支撑经济发展。2011年贵阳市五大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389家,全年实现利税169.5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82.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76%。80%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工业园区(基地)分布在县域,基本形成产业特色突出、分布合理、功能基本完善、具有较强配套能力的十大工业园区发展格局。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新产品产值实现43.78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83%。②

二、贵阳市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发展能力评价

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发展成效最终会反馈到全市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上,为了对贵阳市县域生态文明产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产业发展能力评价采用SWOT分析法[5](即:S—Strengths(优势)、W— 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 Threats(威胁)),站在贵阳市生态文明产业整体发展态势的高度进行分析研判,以此窥探贵阳市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发展的全貌。

(一)优势(Strengths)

1.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强

2012年贵阳市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3家、实施高新技术领域项目307项。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生产力促进中心38家,形成了支撑贵阳市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2012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84%,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73.12%。2012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6.58亿元,引导全社会R&D投入27.2亿元,占GDP1.6%。③

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

贵阳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的力度,采取超常规手段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施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为贵阳市科技创新夯实了人才智力支撑。

3.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

生态优势凸显,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6%以上,空气负氧离子达1.4万个/每立方厘米,生态水域面积占14%,中心城区有374公里的两条环城林带,森林覆盖率达43.2%,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全国十大低碳城市。

(二)劣势(Weaknesses)

1.产业创新基础仍较为薄弱

贵阳市高等院校层次较低,仅贵州大学一所“211工程”院校,无“985工程”院校,高新技术科研机构偏少,研发能力薄弱,产学研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推动和支撑产业做大做强。贵阳市60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仅有145家企业设立技术中心。[4]产业创新仍是政府引导,企业被动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2.产业创新投入不足

国际上一般认为,企业的R&D投入强度在2% 能勉强维持生存,在5% 以上才具有生命力。贵阳市目前仅为1.6%,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0.24个百分点,企业缺乏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自身投入不足,可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量小、分散,2012年贵阳市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投入总额仅占年销售产值的1.06%。[4]

3.产业科技人才不足

市域人才总量为69.15万人,占总人口15.6%。 人才分布不均,80%的市属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88.8%的市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教育、卫生等行业,产业发展人才匮乏。人才层次不高,行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稀缺,没有“两院”院士、“长江计划”学者,高级职称人才仅占市属人才的0.9%,省属专家仅占全省总数的7%。①

4.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贡献率偏低

2012年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随机抽取全市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全市工业企业人才贡献率[5]。经过测算,贵阳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资本贡献率为45%,远小于固定资本贡献率138%。说明“十一五”期间贵阳市拉动产出(销售收入)的主要手段是大量投入固定资本,即属于投资拉动型,人力资本对产出的贡献还不是很明显。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贵州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贵州发展划时代的历史性里程碑,把支持贵州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发2号文件将黔中经济区列为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布局的“重点经济区”,随着黔中经济区的开发建设,贵阳市作为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加强,省域向心积聚能力将进一步强化。

2.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黄金机遇

2012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这是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城市规划。 国家将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政策方面对贵阳市予以倾斜,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贵阳先行先试。

3.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后发机遇

2013年9月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步启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协调创新,将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将有效补齐贵阳产业发展中“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短板,促进贵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强贵阳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挑战(Threats)

1.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

贵阳市建成区坐落在狭窄喀斯特盆地上,坡度多在15度以上,稳定性低,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城市建设用地稀缺,特别是位于城周山地环城林带以内的中心城区面积仅约34.7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0.41%。贵阳市部分行业粗放、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难有根本性改变,将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形成更大压力。

2.省内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的地位正在被周边市、州撼动。2010年GDP增速六盘水市以15.8%排在第1位,遵义市和毕节市以14.7%、14.6%分列2、3位,贵阳市则排在第4位。从绝对值看,贵阳市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占有明显优势,但是从增速看,上述指标贵阳市均只排在中游位置。[4]

3.与西部省会城市差距扩大

2011年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西部9个省会城市中排第8位,比排位第1的成都市低1807.08亿元,比排名第6的兰州市少86.78亿元,仅领先银川市20.42亿元、西宁市59.76亿元。[4]根据测算,近年来,银川市、西宁市平均增加值率分别比贵阳市高出3.2、8.4个百分点,如果贵阳市不出“重拳”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高增加值产业发展步伐,3—5年后贵阳市将成为西部10个省会城市排名垫底的城市。

4.省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贵阳周边区域竞争加剧,北部成渝经济区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龙头;南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成绩卓著,未来必将辐射东南亚和西部地区;西部滇中经济区正在全力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谋求成为西部地区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窗口。目前,贵阳特色优势产业虽已形成,但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慢,在周边区域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挑战十分巨大。

三、促进贵阳市县域生态文明产业加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

加快产业政策转变,实现从军工产品向民用产品的转变,从重工产品向精细化延伸,从单一产品向多领域延伸。实施主机带动战略,培育、引导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装备制造业企业或集团,努力引导主机企业与配套企业、龙头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形成聚合效应。进一步加快市属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改革改制,推动市域企业与国内外优强企业的联合、重组,借助外力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

(二)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立足现有传统工业进行升级改造,采取信息化改造、规模化经营、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等方式,大力推进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进一步延伸磷、铝等产业链,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努力实现资源性产业提质增量。应当大力改造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坚持服务城市需求,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促进农产品就地就近深加工,提升花、果、烟、药、茶等特色优势产业的附加值,努力打造以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产业格局。[6]

(三)大力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

坚持在生产性服务业上下功夫,在金融方面,深入实施“引银入筑”工程,大力吸引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入驻贵阳,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积极挖掘民间资金潜力,缓解各类建设项目资金短缺的现状。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引导释放经济能量。围绕“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打造西部高端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推动旅游产业向高端发展。围绕“中国夏季会展名城”定位,举办一系列高端会展活动。

(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牢牢抓住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后发机遇,借智中关村,利用好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平台优势,切实将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充分结合起来,吸引世界各地的创新要素集聚贵阳,努力建设人才创业首选地。应当构建创新支撑平台,从成本、资金、创业环境等方面加强对科技创业者的扶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攻关,争取在新材料、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和软件等新兴产业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文章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朱桂云,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时代。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




Copyright © 2013 isg. hub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大学县域治理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友谊大道368号 湖北大学    邮编:430062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