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湖北大学县域治理研究院网站
湖北大学县域研究治理院
县域经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首页栏目 > 县域经济 > 正文
邵金萍: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探讨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2019-11-29 浏览次数:

摘要:“科技支撑县域经济”是指科技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在科技资源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科技能否在县域经济中起到支撑作用,主要受来自县域内生动力和县域外生动力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构建以县域内生动力与县域外生动力为基点的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在这一理论框架下研究显示:县域经济主体自我创新、科技特派员推进(科技下乡)、科技专项基金投入、科技政策激励等空间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路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特定承接、科技产业集聚或产业链延伸、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信息平台对接等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动力路径。在我国现阶段县域内生动力路径不足以担负起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应更加重视县域外生动力路径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外生动力路径;内生动力路径

全国有2800多个县,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4%,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3%,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据统计,2018年全国百强县(市)GDP占全国DGP比重的11.0%。诚然,百强县的成功有诸多原因,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都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但就多数百强县的发展实践来看,其真正的动因却是科技驱动力,科技在百强县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而百强县之外的全国其余2751个县多数都被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所困扰。从理论上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力。从现实看,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准确选择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从而让科技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关于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由于国内外行政区划方式不同以及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国外文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关注较少,对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没有涉猎。而国内相关文献也主要是讨论科技创新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缺乏从县域经济的层面考量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实现问题,更缺乏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方面的研究文献。为数不多的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已有文献,主要涉猎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上研究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实证研究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三是研究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的问题;四是研究县域科技发展的模式;五是研究科技创新的路径。以下我们就从这五个方面进行综述与分析:

第一,关于县域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晏敬东、陈卓(2003)设计了一套区域科技能力的评价体系,并针对指标赋权问题,提出用均方差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孙毅等(2005)则从科技资源投入的角度构建了一套县域科技进步评价体系。不同于从科技资源投入的角度,李奎等(2011)从科技进步产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可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县域科技进步的情况进行监测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科技进步的经济社会效益。贺文惠、梁敏、杨德胜(2014)从科技促进生产力提升、科技示范服务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科技资源支持能力对安徽省80个县域科技支撑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

第二,关于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多数研究者认为,科技创新和县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周民良(2010)将县域经济划分出四种类型,即经济发展规模大水平高、科技创新也快的县域;经济增长慢、科技创新速度也慢的县域;经济增长较快、科技创新却比较慢的县域;经济增长缓慢、科技创新却较快的县域。在相关实证研究方面,张利华等(2005)通过构建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考察了二者的关系,并指出二者协调性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县域科技投入的利用效率低。成燕、梅姝娥(2011)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我国县域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科技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目前即使科技进步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县,其科技的投入产出率也不高。

第三,关于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的研究。学术界对长期以来我国所形成的“中央—省—市—县(市)—镇(乡)”五级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新的设想。纪绍勤(2005)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活动主体、相关要素以及运行机制,提出了构建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信乃诠(2013)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了我国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等问题,提出了围绕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张俊杰等(2014)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角度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第四,关于科技支撑县域经济(主要是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尽管对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较少,但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支持县域经济(主要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夏春萍,范方勇(2004)认为科技对农业发展支持主要有三种模式,即政府契约、行业技术协会、现代农业集团创新。孙晓明(2009)从农业县、工业县、高科技产业发达县以及基于机制创新的角度分别提出了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提出科技特派员推进、科技专家大院、信息科技先导三种县域科技发展模式。

第五,关于科技创新路径的研究。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还没有直接从县域角度研究科技创新路径的文献。廉军伟(2016)从宏观层面提出创建“企业出题、高校选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组195《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织机制,创建以重点企业研究院为载体的创新要素集聚平台,创建创新在中心城市、成果应用在县域的协作平台,创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科技信息对接的四种路径。

综上所述,我国学术界的现有研究文献对科技支撑能力的评价、科技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另外,由于县域主要覆盖乡镇及广大的农村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依然占有很大比重,因此现有文献对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的研究比重较大也在情理之中。就路径问题的研究方面,已有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县域科技发展模式与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的现实路径方面,虽然这些文献对于我们探讨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真正研究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文献十分缺乏。

二、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以学者Romer(1986)和Lucas(1998)为代表的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为准确选择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与理论基础。我们把“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引入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以“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动力”为基本概念与基点,构建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

 

1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

“科技”在汉语中是科学与技术的简称,其中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任务是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界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建立理论体系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解决的是理论认识层面的问题;而技术的任务则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是解决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科学是技术产生的认识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手段。在现实中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用“科技”一词泛指科学和技术。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二是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县域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四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经济;五是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科技支撑县域经济”是指科技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白永秀(2004)曾指出有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制度、人力资源、经济结构等十大因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但科技因素是最重要因素。因此,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就是把科技因素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与决定性的因素。

(二)、影响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因素

在科技资源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科技能否在县域经济中起到支撑作用,主要受来自县域内生动196《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力和县域外生动力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县域内生动力

从组织体系看,县域经济主体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县域政府体系,包括县镇两级政府组织及其相关部门;二是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包括参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个人(农户)等。其中,县域经济调控的主体是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两级政府;企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农户等是县域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县域内生动力主要是由县域经济各个主体对科技向往和利用的程度及效果决定的。

第一,行为动机方面的影响。就县镇两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来说,其动机是为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特别是考核指标,是为短期目标服务还是从县域经济的长远利益出发,真正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的长远目标服务,都取决于上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就县域市场主体对科技需求的动机来说,也或多或少地受政府偏好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动机还是取决于市场对科技的需求。总之,不同的行为动机决定着各个主体的努力程度和方式不同,直接影响该县域的科技支撑能力的建设。

第二,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县域科技发展的原发动力,既取决于县域经济各个市场主体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取决于政府在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科技手段等方面的创新程度。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但就全国而言,我国县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大。

第三,县域人力资本的影响。在科技资源相同条件下,影响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的差异。包括县域范围内的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政府科技管理人员水平、企业家及其员工的素质、县域内居民的文化程度等。尤其是县域内人们关于人力资本的理念、境界和素养直接影响县域科技水平、科技应用程度、科技融资能力等。

第四,资金投入的影响。科技资金的投入对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具有直接影响。从县域内生动力角度看,县域科技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县域内部资金的投入,包括县域市场微观主体的自有资金、县域政府财政对口扶持资金即财政科技拨款、县域金融组织及其中介组织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的规模主要由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另一个是县域外部资金的注入,包括县域市场微观主体的融资与中央科技资金、省市科技资金的投入。融资规模主要取决于县域产业(或项目)的发展前景以及县域的融资能力,而县域之外上级政府的科技资金投入规模主要取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其政策。

第五,科技供给与需求。市场需求会诱发改进型创新和关联性创新。县域科技供给与需求受县域整体经济水平和质量、经济主体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因素的影响。县域市场主体自身的科技供给与需求首先同企业家的数量息息相关,特别是同企业家的素质和境界相关,企业家的独到眼光有利于增加科技需求与供给。此外,县域经济的需求程度还直接影响来自县域外部的科技供给。

此外,县域的知名度、城镇化水平、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以及县域现有产业定位、经济结构等对县域科技支撑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县域外生动力

外生动力主要指县域外部的科研主体及其中介组织、市场微观主体、政府主体所提供的动力。外生动力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科技扩散与传播速度。全社会科技转化的扩散与传播速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科技转化水平,特别是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项目,传播的渠道越广泛越通畅则对县域经济发展越有利;反之则严重影响该地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二,科技供给能力。科技供给除上述县域政府与县域市场主体自身的科技供给外,还包括国际市场、中央政府、省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科技供给水平和能力以及辐射范围。一般来说,科技供给对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影响随着地理空间的扩大而递减,因此,县域所在省、市的科技供给水平直接影响区域内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三,科技支持政策。从纵向看,政府的科技政策对科技资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巨大影响作用,当然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从横向看,周边其他区域的科技政策也会对本地区的科技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或吸引其他地区科技创新企业入驻该县域,或该县域科技创新企业被周边区域科技政策所吸引而离开。

第四、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水平。科技中介组织是指所有为科技企业落地提供服务的机构或平台。包括科技服务平台公司或组织、信息数据公司、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公司或组织、实验室、中试基地、行业监测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组织是科技市场的关键主体,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科技供需双方的信任度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第五,社会环境。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经济要素的活跃度、开放程度、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都会对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受到来自内生和外生两种动力因素的影响,如图1所示。

三、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可将县域经济分为资源依托型、产业依托型和综合发展型三种模式。但从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角度看,无论哪种发展模式都离不开县域内生动力和县域外生动力的推动。因此,对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可以从县域内生动力路径和县域外生动力路径的分析入手。县域内生动力路径是指县域经济主体的原发动力,包括县域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事业单位、科研中介组织、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或个人等提供的动力;县域外生动力是指县域经济体外部提供动力的路径,包括县域以外的科研主体及其科技中介组织、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等三大类组织提供的动力。

 

2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内生动力的路径选择

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路径,就是主要依靠县域经济内部各主体的主观努力实现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

第一,县域经济主体的自我创新路径。县域经济主体包括县域企业、县域政府组织及其县域非政府社会中介组织。首先,县域内的各类企业尤其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方面注重研发经费的投入,力求自主研发新技术、自主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另一方面注重新技术与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良,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其次,县域政府组织体系的科技管理、政策支持都在激励人们的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最后,县域非政府中介组织也从不同角度进行自我创新与激励企业创新。县域经济主体的自我创新路经,是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最简单、最直接、最基本的路径。但就我国目前来说,由于大部分地区受县域经济主体自身经济实力、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科技研发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自主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需要借助县域外生动力。

第二,科技特派员推进(科技下乡)路径。在我国现行科技管理模式下,省、市、县(区)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把科技工作的重心下移,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坚持不断组织科技人员下基层工作。在这方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科技特派员(专家)的下乡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现场培训、现场手把手的技术辅导等有效活动,推动基层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科技特派员路径是我们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的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免费或半免费性质。这种路径在过去几十年里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进入经济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总结经验,完善与发展科技特派员路径,让它在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中再立新功。

第三,科技专项资金投入路径。科技专项资金主要来自县域各级政府的相关财政拨款、科技产业基金投入等。从一方面看,这部分资金的特点是投入面宽,往往要照顾到各个领域,因而就某一项科技投入而言数额十分有限。从另一方面看,政府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往往每年都有,尽管不一定投入到相同领域,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整体上具有重要作用。未来要总结经验,完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坚持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适当集中资金投入一些重点项目。

第四,科技激励政策路径。县域政府出台的各种科技激励政策属于重要的内生动力路径。这一路径对吸引外来高新科技企业投资、鼓励农村原发性科技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同一省市的不同县域之间采取相似的科技激励政策,因此产生的内部恶性竞争削弱了政策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科技支撑县域经济的外生动力路径

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动力路径,是来自县域经济体外部动力的路径。就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以担负起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客观地分析,无论是县域企业主体,还是县域政府主体或者是县域中介组织,他们的主观努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县域经济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关系与企业管理中内部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相类似,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孤立地重视企业内部管理,而忽视社会方面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殊不知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与社会融合度越来越高,一方面企业管理已经延伸到企业外部,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已渗入于企业。我们县域经济的管理也是如此,就科技支撑县域经济而言,往往外部路径、特别是来自外部市场的动力起着更大的作用。

第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路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是指产业(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有计划地密切合作,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形态,实现三方协同共赢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出现的所谓“科技大院模式”“院县共建模式”均属于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在经济发展新时代要完善与推广“院县共建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800多个有一定实力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按照“院校专业与县域产业相近的原则”,实行“一院一县”对接制度,支持全国2800多个县区经济发展。从长远看,“一院一县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不仅有利于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更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二,科研成果转化特定承接路径。科研成果转化特定承接路径,是县域经济的特定主体专门负责承接外部科技成果的转化路径。一般来说,科技研发中心在省市所在的大中城市,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县域。为了有效对接科研成果转化,县域政府要架起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有计划地搭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县域内龙头企业之间的科技对话平台,明确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的主体。这种办法不仅使科技成果有了特定的转化主体,而且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转化机制,实现供求双方的长期合作。

第三,科技产业集聚或产业链延伸路径。科技产业集聚或产业链延伸路径,是在我国目前已经19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建立起来的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上,通过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去行政化的手段,让工业集中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具体说,在体制方面,由县域政府牵头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对集中区进行改制,撤销有行政级别的管委会,实行公司化管理与公司化运作;在产业选择方面,以现有产业或者具有潜力的产业定位为基础,引进科技企业,集聚科技产业;或者引进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

第四,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信息平台对接路径。在我国占相当比重的县域经济为偏远山区的农村经济,即使县域经济中的中心枢纽———县城的发展水平一般也比较低。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信息化水平低,科技信息交流成为薄弱环节。为此,各级政府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与完善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大数据平台,定期公布农业科技信息、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科技人才信息,并提供科技兴企、科技兴农等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这样不仅使县域企业和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技术信息和服务,而且还可以从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中受到启发。

由图2可知,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分为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两类。所有来自县域内企业、政府、中介组织等县域经济主体主观努力的路径,我们称为县域内生路径;所有来自县域经济之外的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提供的路径,我们称为县域外生路径。依据所提供动力的方式不同每类路径又可具体分为四种方式。其中内生动力路径的四种方式直接促进县域经济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而外生动力路径则通过改善科技投资环境,进而促进科技企业集聚,从而提升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县域内生路径不足以担负起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为此我们更要重视县域外生路径的作用,借助外生路径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40年:经验与启示》,《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74-84页。

2]晏敬东、陈卓:《区域科技能力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10期,第119-120页。

3]廉军伟:《推动县域科技创新的四种路径》,《浙江经济》2016年第16期,第52-53页。

4]张俊杰、王志刚、王国辉、姚虎:《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农业科技管理》2014年第2期,第11-13页。

5]信乃诠:《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科技管理》2013年第3期,第1-4、31页。

6]成燕、梅姝娥:《我国县域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年第11期,第40-43页。

7]李奎、陈丽佳、杜丹:《县域科技进步监测评价研究———以广东各县(市)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9期,第120-125页。

8]周民良:《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3期,第163-165页。

9]孙晓明:《县市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9年。

10]孙毅、单继宏、周一真、林云:《县域科技进步评价体系及测评方法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8期,第147-151、157页。

11]纪绍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

12]张利华、李一峰、徐晓新:《我国县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第45-50、64页。

13]夏春萍、范方勇:《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科技进步问题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3-15、30页。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者简介:邵金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

 



Copyright © 2013 isg. hub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大学县域治理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友谊大道368号 湖北大学    邮编:430062  管理入口